top of page

​踏實.正向影響-故事老師

人都喜歡聽故事,它在我們心中產生一些漣漪、一些碰撞,改變我們想法的一點什麼。

 

 

這是一份影響人的工作,這位故事老師嚮往人文關懷,選擇成為一個故事老師,讓兒童將故事概念內化並與生活結合,讓老人活化身心進而思索人生。老師曾跟兒童講過一個繪本的故事,故事是這麼說的:小老鼠很想吃榴槤,問了獅子、山羊、河馬,即使三個動物都沒吃過,卻告訴小老鼠榴槤吃起來像西瓜、鳳梨、芭樂。小老鼠接著碰巧看到猴子在賣榴槤,心想榴槤吃起來像西瓜、鳳梨又像芭樂,一定要買一個來嘗嘗看,在森林裡辦個試吃大會!小老鼠邀請動物們來試吃,就在切下榴槤後,動物們就被臭味嚇跑了,剩下因臭味暈倒的小老鼠。小老鼠清醒後,發現臭味已經散去,嘗了一口榴槤,嘗到榴槤甜蜜蜜的味道,森林的動物們也加入這場榴槤的甜蜜響宴。

 

 

這樣的故事,以往學校的學習單可能會在故事結束後帶領小朋友認識水果或動物,或是告訴小朋友不要因為別人的道聽塗說而對原本好奇的事物懷有誤解。老師認為這種「做學問」的方式就像考試一般,侷限故事帶給兒童的可能性,對學生而言只是又另一種測驗,另一種單向的知識傳遞,兒童自然對故事會產生排斥。

 

 

同樣一個故事,老師選擇帶領小朋友進行一個活動。課前老師先買了許多「榴槤糖」,並在課上請想吃的小朋友自己來前方桌子排隊,想吃的還可以再來排,進而讓小朋友思考:「在這樣的情境下,你是否願意做這樣的新嘗試呢?」如此一來,小朋友得以讓故事跟現實生活連結,自主的反思並內化故事價值。比起單向的觀念灌輸,這樣的方式對小朋友的影響會更深遠、更長久。

 

   

老師是念機械的,專科畢業後就在企業做機械相關工作,平常喜歡當兒童活動志工,培養兒童學習。在一次的兒童營隊之中,他發現,在三天營隊之中,兒童會有相當程度的正向轉變,然而活動結束後那樣的轉變卻又消失,變回原本的樣子。在這樣的洞察與機緣的幫助下,老師決定辭去機械工作,擔任故事老師。

 

   

一開始的路走起來並不輕鬆,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支持,為什麼人家要用你這個故事老師?收入不穩定更不在話下。他便毛遂自薦,自己去婦女服務中心提供說兒童故事的服務,也到醫院為銀髮族說故事。

 

 

口碑做起來,不知不覺就走過了十四年的故事老師生涯,老師接觸兒童也認識了兒童的家長,漸漸體會到改變兒童必須從家長與師長開始。他先是到在職專班進修,修得教育學碩士後,開始培訓更多故事老師,同時開設父母成長、親子關係課程。影響力範圍不再只是自己的學生,還透過培訓的老師跟家長來影響更多小朋友。

 

   

這位老師嚮往自由,SOHO在家工作,只做口碑,隨緣有案子來就接。教學地點可能遠及屏東、馬祖等,提早一天抵達這些地方。除了避免交通癱瘓為服務單位帶來的不便,老師還可以在這些地方四處旅遊走走。由於是為公家機關服務,說故事的鐘點費只是一般幫企業做訓練的三分之一,但在五萬元月薪的背後,是更崇高的理想跟價值。

 

 

老師嚮往人文關懷,喜歡伴人成長,喜歡散播自己的正面影響力。或許一個故事並不足以改變一個兒童或是長者,但如果能成為累積改變的一小部分,老師也覺得充實。每個人有不同對物質需求的程度,但至少對老師而言,收入並不是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心裡的富足感所帶來的踏實人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