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放過任何人才-獵人頭顧問
「台灣年輕人的人格特質都不太強,他們通常都太愛面子、太膽小、太怕累。但要從事我們這一行,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對任何事都可以豁出去的勇氣。」訪談中,資深獵人頭顧問J換了個較舒服的姿勢,同時不忘拋出直白卻精準的剖析。
Headhunter在台灣被譯為「獵人頭」,近年來隨著景氣波動、科技日新月異、產業分工專業化等因素漸成為業界最炙手可熱的求才管道之一。雖說如此,構成台灣主要市場的台商在忠誠度上較高、個性也較保守,故多數位於組織結構底端的「執行者」仍缺乏接觸獵人頭顧問的機會。Headhunters在普羅大眾眼中也因此成了猶如FBI般神秘的職業。
事實上,獵人頭公司在職場上指的是一種專業的人才招募公司。與一般人力銀行相較,它為企業客戶和優秀人才雙方提供了更加專業化與客制化的媒合服務。客戶企業往往在需要特殊人才、不願公開招募敏感職缺、不便自行挖角等情況下,選擇透過獵人頭公司的專業找尋最佳人選。收到委託後,顧問會先以自己的「經驗值」去評估客戶企業的「期待值」是否實際可行。
「我們這一行其實就是sales,如果專案沒辦法完成就等於做白工。客戶端當然可以有很多合理要求,但如果他們想摘月亮,很抱歉,這一點都不實際。」與客戶達成共識後,一個謹慎的顧問便會開始去了解該企業的文化、該職位空懸的原因與所需能力等背景資訊,並依據分析結果在人力市場上展開比對。
經過第一階段被篩選出的人才通常已具有客戶要求的標準,但顧問還得透過電訪與面試進一步確認,J對此舉了一個淺白的例子:「找交往對象時,雖然學歷、身高、身材都會在你的名單上,但最終還是要看『感覺』與『是否合的來』;篩選目標人才時,軟實力也往往比硬實力來得更重要。」企業客戶在收到候選人名單後才會依自家的考核流程判定任用與否。
這個錄取結果意味了顧問從事此行的價值—「準確度」,並且直接影響了獵人頭公司的名聲與信譽。「我們就像篩子一樣」,J又做了一個簡單明瞭的比喻,「企業客戶希望我們先幫他們過篩掉沙子,他們再從剩下的金子中挑出自己最想要的那個。」當然,這種程序也可能是反向的,有心想跳槽的中高階人才也時常透過獵人頭公司主動出擊。
根據客戶需求的難易不同,一個專案大約需要二至六個月才能結束,而顧問手上可能同時有六個專案在處理,所以這一行並不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但相對而言,他們的收獲也反映在付出上:只要願意多花時間經營,無論是收入或人脈累積都十分可觀。只要願意放下身段學習,各行各業中的客戶與高階人才也都是很好的自省教材。
聽了這麼多,腦中不禁將獵人頭顧問與MBA或商科畢業生劃上等號,畢竟他們每日都得面對滿口術語的精英,但J的回答卻大出我所料:「完全不需要這樣的背景。我的專業是去『評估』人才是否能達成客戶的目標、融入客戶的文化,而不是跟他搶職缺。他當然可以質問你為什麼都不懂,但we headhunters are given a license to ask anything we want to!」
獵人頭公司在各領域都會有專精的顧問負責,而J所處的獵人頭公司更囊括了一些少見的業務範疇,因此她認為「對特定產業的興趣與理解能力」遠比畢業科系來得重要。除了專業面向,每個成功的顧問也有著一些共通的個人特質——敏感度高、邏輯強、臉皮厚。有些顧問能夠憑直覺判定某個人才合不合適,這種敏感度雖是與生俱來的但也能靠累積經驗來勤能補拙。由於面對的大多是主管級人物,好的邏輯與溝通能力也不可缺少。
不過J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勇氣:「客戶為什麼要找你?我們的價值就是有辦法掌握各式各樣的陌生人,所以你不能怕被挑戰、被調侃……客戶不會想要跟一個畏畏縮縮的獵人頭顧問談話。」曾經有一位實習生在與J面對面時會緊張到發抖,雖然覺得可惜,但J最終也只能分派到他文書處理的部門。
「我當初被聯絡上時其實猶豫很久,因為我本來跟你們一樣連headhunter是什麼都不知道。但身邊有經驗的朋友都認為我非常適合這個職業,並反問我”你還有什麼好輸的?”再加上三個小時的面試過程很有趣,我發現這裡的人都很聰明,如果跟他們一起工作我也會變得更好」。
從企業信用評估公司被挖角到獵人頭公司已經九年了,J非常慶幸那時選擇了放手一搏。但在訪談過程中不難發現,除了能力與這個職業契合,她如今的成就有大半部分源自那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心態:她將「人才的人生與家庭生計」視為一種責任,期望自己薦送的每一個人選都能在新公司好好地一展長才。也因為這樣的用心,被她推薦過的人才至今都仍與她保持著密切聯繫。
訪問進入尾聲時,隔壁間突然傳出歡笑與鼓掌聲,原來是同事們正在替一位即將結束獵人頭實習生涯的大學生舉辦歡送會。「實習過程中只要有心想學習,我們一定不吝於傾囊相授並帶著他們參與每一場會談,看著這些有勇氣的年輕人慢慢成長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地方。」站在玻璃窗後看著這一切的J,眼神中少了方才訪問時的銳利與精明、臉部線條也柔和了許多。